在中国乌龙茶(名茶)之乡的安溪县东北部有这么一个地方,该地方素有聚宝盆之称,群山环抱、郁郁葱葱、山青水秀、空气清新、四季分明、民风淳朴、人杰地灵,高海拨的山头、特别的土壤,为铁观音茶树的生长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,是安溪铁观音四大主产区之一。这个地方就是安溪县剑斗镇。我们的生态茶园,我们的加工生产基地,我们的批发中心均在此。
回顾锦春茶叶的发展历程,身后是一串凌乱但坚实的脚印,没有所谓的百年制茶史,也没有所谓的辉煌成就,有的就是因营生而种茶,以淳朴之心待茶。我出生于七十年代末,从我懂事起,在茶叶采摘的季节,白天爷爷就带着我到屋后山上的茶园采摘茶叶,晚上爷爷和父亲就架起一口锅,生起火,待锅达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就倒入适量之前发酵过的茶青,用双手不停的翻炒着,而后倒在一块布里包起来,搁在一条长凳上,或坐,或站,或用手,或用脚不停挤揉着,偶尔我玩劲来的时候,爷爷也会弄点茶青在一块小布里,让我到一旁自个弄去
那时的我,没有感觉到茶叶的甘醇与芳香,只感觉到茶叶的苦,那时茶叶的种植加工只是作为营生的一种辅助手段,那时没有现代加工设备,纯粹人工制作,费时又费力,那时茶叶也不值钱,没有人收购,都要拿到镇上茶站去,价钱完全由茶站工作人员凭着自个品鉴经验说了算。因此,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,不少人就把茶园荒废不再管理或挖掉茶树改植果树,爷爷因为心疼,因为爱茶,不忍丢弃不理,即使在不加工制作的年月里仍然会花上一定的时间去锄草、松土、施肥、修剪
九十年代末期以来,在安溪政府的重视和极力宣传推广下,安溪铁观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,打开了茶叶市场的大门,进入了千家万户,得到了绝大部分茶人的认可和青睐。幸运的是,在爷爷的影响下,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标准的茶迷,开始潜心研制安溪铁观音。在铁观音风生水起的时候,尽管我家早已从山里搬到镇区,父亲还是拿起他的锄头走进山里开垦了一片又一片新的茶园,置办了新的现代茶叶加工设备,加工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品茶,虽说没有走在人前头,但也不落于人后。父亲加工的茶叶风格以幽香见长,更注重内质,也就是追求口感的甘醇,很受省外特别是北方茶人的欢迎。这时的我感受到了茶叶的甘醇与芳香,偶尔一个苦涩的茶叶,但苦涩过后的回甘,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,一种难忘的感觉。不是吗,跟随在父亲的身边,晒青、凉青、摇青、炒青偶尔或天气的影响、或鲜叶的质量问题、或制作技术上判断的失误加工出了一个苦涩的低级茶叶,但那也是我们倾注了一定心血的劳动成果。
2007年以来,随着茶人对铁观音认识的不断提高,铁观音市场渐渐回归了理性,对铁观音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而此时,安溪铁观音的种植也达到了,铁观音制作工艺堪称是超的制茶工艺,但同时也是复杂的工序,纯粹的独门独户单干,往往是保得了茶叶的量,保不了茶叶的质,父亲提出了家族式采制的办法,按茶青多少分配效益,与叔叔联合制作,一年后已出嫁的姐姐们也加入了进来。茶园面积一下子扩大了,像后山三角洋、仙荣、云溪等都有我们的生态茶园,看似工作量大了很多,但专人采青、专人上山运青、专人摇青、专人做青、专人售茶这种专人负责制的运作,让分工更明确了,操作更精细了,质量更有保证了,摇青的可一心想着如何把茶青摇活,摇出香气来,做青的可精心研制做茶技术,研制更适合茶人口感的茶叶
2008年,为了拓宽茶叶销路,寻求新的茶叶市场,我们在湖北襄阳开了家分店,同时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,网聊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,网络交易市场也是一片繁荣景象。我们凭着正宗、原味、健康、天然的产品,本着在分享中获取更大成功,在交流中学习、成长的理念,尽量在网络展示我们真实的一面,传播我们的诚信文化,真诚、用心的和网络茶人进行交流,几年来,在网络交易市场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。我们期待着能获取更多的交流机会,更好的产品分享给更多的茶人!
特别提醒: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、产品及其它相关信息,均由用户自行发布。
购买相关产品时务必先行确认商家资质、产品质量以及比较产品价格,慎重作出个人的独立判断,谨防欺诈行为。